“早晨還缺著牙,下午就戴上了!”
82歲的李伯上頜僅剩一顆門牙。3月6號上午種植,并通過試戴、調整、固定等步驟,當天恢復了上半口牙齒。
“由于牙列缺失患者的牙槽骨骨量存在不足,需要先通過口腔CT進行掃描,得出準確數據,然后通過種植導板進行設計和精準定位——就像安裝橋墩一樣,植入4顆種植體,再在種植體的基臺上安裝牙橋,實現12顆牙的恢復。
宣院長介紹,“精準種”全程應用數字化技術輔助,術前對患者口腔進行全息掃描檢查,術中避免了傳統種植牙需要切開、翻瓣、縫線等環(huán)節(jié)。
“主要的優(yōu)點就是盡可能減小了創(chuàng)口,一般能將創(chuàng)口控制在直徑2mm以內,同時縮短手術和療程,平均3-5分鐘就可種植一顆牙,3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半口牙種植,全口牙在1小時左右完成?!?/p>
“數字化是微創(chuàng)‘精準種’植入位置更精確,且可以個性化,解決無牙頜種植難題,填補了多項高難度缺牙修復空白,建議缺牙較多,或怕疼,希望縮短療程的患者選擇?!?/p>
數字化種植牙采用3D數字打印技術制作導板,為種植體的植入進行精確的定點、定深、定方向,避開重要結構位置,最大程度的利用患者現存骨量,優(yōu)化種植體的位置。
在手術導向模板的引導下,醫(yī)生便能快捷有效地控制種植位置、深度和角度,植體植入所需時間更短。
數字化種植手術使用微創(chuàng)技術,患者不僅可以在舒適、輕松的狀態(tài)下完成手術過程,且術后反應小,愈合更快速。
宣院長提醒,在進行種植牙修復前,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專業(yè)的口腔機構,這是植體質量和手術成功率的保證。
本文內容源自網絡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醫(yī)療依據,更多查詢請 → 在線咨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