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是一個不斷探知的時期,他們會用口去感受各種物品帶來的觸覺,也會用口咬各種東西,包括自己的手和衣角。家長在兒童時期一定要留意兒童的一些不良口腔習慣,某些習慣可能會造成兒童牙齒畸形。
哪些口腔習慣會導致兒童牙齒畸形?整理四點
1、吮指習慣
兒童一般都會有吮指的習慣,但是在4-6個月后會自行消失,如果后續(xù)還持續(xù)這個習慣,可出現(xiàn)上頜前突,牙列不齊,牙齒紊亂等情況。
2、咬唇習慣
一般在兒童乳牙全部長出后會出現(xiàn)這種習慣,咬下唇容易出現(xiàn)前頜突出,咬下唇則容易出現(xiàn)反頜,反頜不僅影響牙齒,還會影響頜骨的發(fā)展,出現(xiàn)下巴過長。
3、口呼吸習慣
長期以往的口呼吸,口周肌肉群放松,唇肌力量不足,容易導致嘴唇外翻,嘴唇對牙齒不存在包裹的力量,牙齒也易形成齙牙、前突。
4、吐舌習慣
兒童乳牙萌出期和乳牙替換期由于牙齒出現(xiàn)變化,每一個人都可能會下意識的用舌頭去舔異常的牙齒,長時間容易形成吐舌的習慣,可能會造成牙縫過大等口腔問題。
另外,兒童喜歡咬物,習慣用單側咀嚼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兒童牙齒畸形,若兒童已形成某種口腔不良習慣,父母要及時糾正,并及早就診,對病因進行相關分析,并適時地給予引導和破除,防止畸形的發(fā)生,另外也可以阻斷輕度畸形的進一步發(fā)展并糾正已經發(fā)生的畸形。
為了能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建議半年到一年帶孩子檢查一次口腔,口腔醫(yī)生能夠看到我們無法看到的口腔隱患,并能及時采取措施治療。
]]>一般情況來看的話,牙齒矯正的最佳時間分為功能矯正期(6~12歲)和固定矯正期(12~18歲)。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存在前牙反頜、下頜功能性后縮等可能影響頜面發(fā)育及咬合關系的牙齒錯頜畸形,需要在6~12歲甚至更早的時候及時矯正,如果孩子僅僅是牙列不齊,可以等到12歲以后再矯正。
6~12歲的小朋友如果有上圖的這些情況千萬不要忽視,請聯(lián)系你身邊專業(yè)的牙醫(yī)。
乳牙期(3~6歲)
矯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促進兒童頜面部的正反頜、下頜前突、后牙反頜等防礙頜面部正常發(fā)肓及正常功能的口腔不良習慣。
替牙期(6~12歲)
此期可出現(xiàn)局部的牙列不齊,一般不必急于矯正,但對于前牙反頜,下頜功能性后縮及上下頜間關系異常需要及時矯正。
恒牙期(12歲~)
12歲左右恒牙列開始形成,此時牙齒一旦出現(xiàn)牙列不齊均不會自動消失,只能通過口腔正畸??漆t(yī)生的矯正治療方能糾正,此期是兒童牙列不齊矯治的最佳時期,療效最好,各種牙列不齊均可進行矯正。如果有骨骼發(fā)育異常,如“地包天”,“齙牙”等需立即治療。
最常見的誤區(qū)就是小孩子的乳牙反正是會掉的,所以現(xiàn)在不用太操心,以后還是會長出來好牙的。
之所以有這種認知,還是因為不知道乳牙的重要性。
乳牙是什么時候開始發(fā)育的呢?答案是在媽媽肚子里。雖然小朋友出生時是沒有牙的,但其實在他們的牙齦里已經藏好了牙胚,等到寶寶差不多半歲的時候,乳牙會開始逐漸萌出,一般在兩歲半左右,就會長齊20顆乳牙了。
乳牙會在6歲左右開始脫落,更替為恒牙,一般在十二歲左右更替完畢,過早更替或過遲更替,都是有問題的。
而陪伴孩子時間最久的乳牙,長達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