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常常困惑一個問題,作為醫(yī)學生的我,到底能為世界做些什么。相信大家和我一樣,開始的時候滿腔熱忱。然而書上那么多病因未明,行醫(yī)生涯多得是挫敗與遺憾。慢慢地,我開始接受自己能做的就只是那么一點點。但一點點也好吧,如果世界會因為我今天做了這一點點而變好了那么一點點,也足夠了。
最終我選擇了正畸學作為我的專業(yè)方向。我自認是個努力上進的學生。畢業(yè)后,機緣巧合,我來到杭州口腔醫(yī)院城西院區(qū)。破繭的歷程是痛苦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擊讓人抓狂。最簡單的操作要被返工,最基礎的院感也常被詬病。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能做的那一點點事情似乎也是做不好的。
2021年年中,城西院區(qū)推行“精益管理項目”。為此,整個夏天,我們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中度過,標準化技能矩陣,消除資源浪費,力爭人力配置最大優(yōu)化。城西在快速發(fā)展過后,開始讓自己慢下來,靜心審視可能存在的問題。
受到精益的啟發(fā),作為新醫(yī)生的我開始適應從學校到社會的角色轉變。我認真做好每個治療方案,骨骼到面型,關節(jié)到氣道,精準數(shù)字化排牙,努力不漏掉每一個小細節(jié),不懂的就多聽,多問,多學習。
團隊包容我偶爾的犯錯。一次由于我的操作失誤,造成患者的舌側絲當日脫落,我收到了工作以來的第一次投訴,還好有團隊和科室最終平息了這場風波。因為團隊的存在,我有機會做很多大膽的嘗試,轉正不久,在郁醫(yī)生和團隊成員的鼓勵和支持下,我接診了幾個多學科聯(lián)合的復雜病例,還有幸受邀去到平海院區(qū)在眾多高年資醫(yī)生面前做了技術分享。
到如今,轉正不到半年,開始有患者主動帶著她的親朋好友過來,要我?guī)椭黄鹂纯?,也有已經在外院矯正的患者看到朋友的矯治體驗不錯,想要轉診到這里。
就在上周,水珍過來跟我說,孫醫(yī)生你在大眾點評收到了一條表揚。我受寵若驚,自己何德何能可以收獲這么多的信任。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患者送的,在這些溫暖與信任的包裹下,腳下的路似乎越來越踏實,心也變得安穩(wěn)起來。
我感恩團隊帶給我的新人紅利,但與此同時,我也為團隊而感到些許遺憾。在我看來,團隊不該只是簡單的中心作業(yè),而是應該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自由選擇中心。在一個大的團隊中,每個人各具特色,有人熱情,有人細心,有人技術過硬,有人善于客戶維護。打造個人品牌,在不同的情境下,選擇不同的中心,將不同成員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才真正實現(xiàn)了人員的精益。另外,全員參與團隊的運營管理,一方面可以減輕絕對中心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會提高團隊的穩(wěn)定性和抗風險能力,不管是誰暫時脫離了團隊,團隊都能照常運營。
在團隊里,每個人的特點都暴露無遺,交流互助,合作共贏,三人行,必有我?guī)?。當一個成員不再能從團隊中汲取新的能量時,也就是時候組建一個新的團隊了。
認識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珍視平臺的力量,把握機遇,及時反饋,方能豁然開朗,領略桃花源的別有洞天。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然自勝者強。有一天如果遇見了平行時空的那個自己,我會對她說,很高興認識你,我們下個路口見。
來源:杭州口腔醫(yī)院城西院區(qū)
本文內容源自網絡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醫(yī)療依據,更多查詢請 → 在線咨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