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種植牙,許多杭州網(wǎng)友的第一反應就是費用高!一看到價格就連連擺手:“絕對不做!這么貴!就算種了,能用一輩子嗎?我以前沒做,日子不照樣過來了嗎!”
還有杭州網(wǎng)友說:“不就是一顆牙,竟然報價一萬多,難道是貴在種植體材料?居然要把螺絲釘在牙槽骨內(nèi),想想就覺得恐怖,打死我也不做種植牙!”
在過去的觀念里,牙齒治療價格最多也就兩三千,種植牙的價格明顯超出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固有預算。然而,近年來“種植牙”這種牙齒修復方式卻受到了人們的熱烈追捧,并逐漸成為廣大缺失牙患者的首選修復方式,備受口腔醫(yī)學界的推崇。
那么,種植牙究竟好在哪里?為什么價格相對較高卻依然受到市場歡迎?
首先了解一下:
什么是種植牙?
過去,牙齒缺失修復方法主要分兩種:固定義齒和活動義齒。固定義齒需要將兩邊正常牙齒磨小,然后做三顆連著的牙冠,以修復缺失牙。這種修復方式雖然價格適中但損害鄰牙,導致牙齒使用年限短,若其中一個基牙有問題,則需拆除整個牙冠。
而活動義齒是通過金屬或塑料卡環(huán),固定在旁邊天然牙齒上或直接扣在牙床上。優(yōu)點是便宜,修復周期較短,但異物感明顯,不美觀,飯后需要取下清潔,長期摘戴會造成鄰牙損傷。
局部活動義齒和全口活動義齒
這兩種傳統(tǒng)修復方式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功能差:只能達到天然牙功能的50%-60%,無法滿足人們食用精細食物(比如精瘦肉)的需求。
而種植牙相比于以上兩種修復方式,性價比更高,功能性更強。種植牙也叫人工植牙,它并不是真的種上自然牙齒。而是將人體骨質(zhì)兼容性高的生物材料(一般稱作種植體)植入牙槽骨中,然后在種植體上做出“假牙”的一種修復方式。種植牙分為三部分:種植體、基臺、修復冠(牙冠)。
種植牙對面部形態(tài)的改變
種植牙和天然牙的生物力學原理相同,所以其能承受強大的力量,在不傷害鄰近真牙的條件下,咀嚼效率比傳統(tǒng)假牙有較大幅度提高,因此有“人類第三幅牙齒”的美稱。
那么,種植牙為什么價格偏高?
種植牙的價格主要取決于四個方面:材料成本、對醫(yī)生的要求、硬件設備和高性價。
①材料均進口
要知道,人的一顆牙,特別是后牙,它的負重是20到30公斤,而種植牙的牙根平均只有4毫米直徑(因為中國人的頜骨條件只適合種4毫米),但卻要承受二三十公斤的咬合力,且每天咬合上千次,使用長達幾十年。此外,種植牙還要在口腔里面抗感染,防酸堿腐蝕。因此,從設計理念、材料選擇、精密加工、表面處理,其科技含量要求都非常高。
但是種植體的材料——鈦本身熔點高,制造不易,所以,目前國內(nèi)幾乎所有臨床應用的種植體都從國外進口,且必須經(jīng)過國家藥監(jiān)局的登記與注冊,植體材料本身也要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所以綜合材料制作成本,加工成本,市場營銷成本及流通過程中的行政成本等必定會導致種植牙成本偏高。
②種植手術對醫(yī)生的要求高
一次種植牙手術可能總共所花時間不長,但很少有人想過醫(yī)生為“種牙”準備了多少年?成為專業(yè)的種植醫(yī)生之前,首先要成為一名醫(yī)學生,醫(yī)學生本科再加上讀研讀博,至少10-13年。任何一位負責的種植醫(yī)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去完成診斷、建成設計方案以及實施后續(xù)治療。
舉個真實案例,有位病人非常想即刻種牙,但拍完 X 光片,醫(yī)生清楚的看到病人牙槽骨特別薄,此時如果還堅持做即刻種植,風險就會特別高。從此可以看出,每一次種植設計方案都需要大量的數(shù)據(jù)參數(shù)與醫(yī)生的臨床經(jīng)驗做支撐,所需的謹慎就好比成功發(fā)射一次火箭,不容許任何失誤。
最后在種牙的過程中,植體植入的位置、深度、高度、角度,都需要精確到毫米,這直接關系到種植牙的成敗以及遠期穩(wěn)定性。整個流程下來,醫(yī)生付出的,比你想的要多得多。再回到“種植牙為什么那么貴”上面來,在你的眼里,種植費用=100%材料費。而事實上,一顆種植牙的價格也包括了醫(yī)生的技術+醫(yī)生的經(jīng)驗+醫(yī)生的學識+醫(yī)生的時間。
被你忽略的,才是種植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當然,本文想說的不是種植牙不貴,而是說它貴的有價值。
③先進的設備技術
種植牙手術屬于精細類手術,精細類手術對設備的要求非常高,要求種植全程可視化操作,力求快速準確的把植體放置到牙槽骨里,所以在臨床上需要配置較高的設備環(huán)境。例如大型的X光線診斷設備,臨床手術設備,技工設備,手術智齒設備以及在義齒制作時需要的一些獨特的較貴重的修復材料,這也屬于影響種植牙費用的一個因素。
④高性價比
種植牙貴是貴了些,但是質(zhì)量過關的種植牙可以使用40年+,平均到每一天,投入實在微乎其微,畢竟種植牙給我們帶來的體驗,無論是從美觀上還是功能上,都是其他修復方法無法比擬的。
本文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醫(yī)療依據(jù),更多查詢請 → 在線咨詢客服